如何让孩子自觉地少看电视
来源:尹建莉工作室(号:yinjianligongzuoshi) 作者:尹建莉 暑期到了,孩子们放假在家,来自大人的管束少了,沉迷于电视或络的时间多了,家长该怎么办? 1、与其控制,不如疏导 台湾作家李敖尖锐地说:电视是批量生产傻瓜的机器。他的话不是没有道理。 据研究资料显示,人在看电视时的脑电波和睡眠时的脑电波非常接近。坐在电视机前,大脑不必主动去反应任何问题,身体也是一种松懈状态,这对大脑和身体正处于发育时期的少年儿童非常不利。 学龄前常常看电视的孩子和常常浏览的孩子相比,上学后智力差异明显。 由于儿童初期是智力启蒙的最好机会,而智力发育需要取得不断的信息刺激。电视是被动的、生活化的活动,孩子能从电视上了解到一些东西,但和浏览相比,它对儿童的智力刺激作用很小,所以智力启蒙效果也很小。用电视启蒙而不注意浏览启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还有习惯的问题。孩子从小长时间地在电视前待着,容易构成离开电视就莫衷一是的状态;任何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事情,对他来讲都有困难,都提不起兴趣。这类惰性会迁移到学习上,使他对学习这类需要主动意识和意志努力的活动望而生畏。 一般来说,圆圆想干什么我们都不会阻止,惟独在看电视这个事上,曾对她控制比较严。 但这控制从没有被她发觉,由于我们基本上没对圆圆说过别看电视了这样的话,也没给她规定每天只能看几个小时电视,更没有强行关闭过电视。所以就她个人的体验来讲,没觉得家长在这件事上管过她。相反的是,我们的一些行动看起来倒像是纵容。 比如在她上小学时,电视剧《还珠格格》火爆一时。本来我家很少看连续剧,我觉得看连续剧太浪费时间。这类观念从小就影响着圆圆,她一般情况下不会主动要去看一个连续剧。《还珠格格》刚播出时我们不知道,她在学校听同学们说这个很好看,就回来找到这个节目,一看就被吸引住了,里面的主角小燕子让她着迷。 电视剧每晚放三集,从七点半到十点,而这个时间本来是圆圆写作业、练二胡、读小说的时间。按她的习惯是每天回家先写作业,再练二胡,然后读小说或顽耍,九点半睡觉。现在,到电视剧开的时候,她一般刚写完作业,等到电视剧放完了,已经过了平时睡觉的时间,二胡肯定是不能练了,小说也没时间看了。 小说暂时不看倒没什么事,她刚学二胡不久,必须每天练。我心里有些着急,这时候很自然地想到建议她每天少看一集电视剧。但这个动机马上被否定了,她那末喜欢看,剧情一环扣一环,今天看完了等不到明天,怎样能忍心让她每天少看一集呢。况且,就算我忍心,强行让她少看一集,她也不可能在那个时间有练二胡的心,没有心怎样能练好呢? 其实圆圆自己也着急。看电视的时候她很陶醉,等到看完了,却发现已没有练二胡的时间了,她也很内疚。但以她当时的意志力,她还做不到主动要求少看一集。 我开始动脑筋去想一个解决办法。 经过推敲,我和圆圆商量,能不能以后回家先练二胡,然后再写作业。也就是说,电视剧开始之前练二胡,练完二胡后电视剧差不多就要开始了,然后一边看电视一边写作业我这个建议在许多人看来真是疯了,怎样可以教唆孩子一边写作业一边看电视,孩子最怕的是学习不专心,他们应当从小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我是这样想的:小学生的作业其实多半是体力活,他们在完成作业时其实不需要动用多少脑力,不需要深入思考,孩子们只要调动一部分注意力就可以完成作业;而看电视本身又是件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就可完成的事。写作业和看电视这两件事都比较简单,应当可以同时进行。这是一心2用,但其实不影响甚么,如果说有些影响,也其实不严重,整体权衡还是个好办法。 圆圆一听我的建议,非常乐意,这样她就可以把写作业和练二胡这两个最当紧的事情都完成,又不耽误看电视。由于家长的信任,孩子心里没有任何不自在,她果然把这几件事调和得很好。电视剧开始之前先练二胡,然后边看电视边写作业。 事实上,在电视剧播放进程中,圆圆总由于看得太投入忘了写作业,但只要1插广告或片头片尾曲时,她就会赶忙捉住时间写一些。她写作业的速度因此明显加快了。同时她也更晓得利用学校的时间。为了晚上回家看电视方便,她在学校就尽可能利用各种零散时间,回家后见缝插针地写一些,作业都能完成。 大约是隔了几个月或是一年的时间,电视台开始播《还珠格格》第二部,圆圆又开始了一个看电视的狂欢期。我记不清她每天回家后具体时间是如何安排的,由于我已不必在这些事情上插足或过问,只记得她电视剧一集不落地看了,作业该写的都写了,二胡也每天练,还买了和剧本配套的全部《还珠格格》书,好像有一二10本,电视剧结束前这些书也都看完了。 一些家长可能会担心地说:我的孩子不听话,如果我这样放开了,他就会完全管不住自己,他就会总是边写作业边看电视,看了一部又一部,这肯定是要影响学习成绩啊。 我理解这些家长的耽忧,这些家庭中的孩子仿佛很不懂事,很不自觉。我想对这些家长说的是,不要孤立地看待一件事和一种现象,孩子不自觉的构成缘由有多方面,它多半反应了家庭中有积淀已久的教育问题。最主要的,就是遇到甚么事情时,家长在处理方式上充满强权风格,不注意体贴孩子的情绪、面子、能力、欲望等,多是采取直接告知的方式来教导或批评孩子。比如数落孩子看电视时间太长,强行关电视,要求孩子回房间学习等。 采取这类处理方式的家长应当想想,关了电视,就关了孩子看电视的欲望了吗?让他离开电视坐到书桌前,他就是去学习了吗?如果不是出于自觉自愿,不但当天的学习谈不上用心,接下来明天后天他也不想去好好学习。他看电视的欲望在压抑中更被强化,他的内心在看与不看间充满矛盾和痛苦这样不是在教育孩子,只是一再损伤他的自觉和自信。 请相信孩子是一棵禾苗,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对他最有好处。 孩子身上本来有一种积极的自我完善的天性,如果一种控制对他的个性及意志没有损伤,而是帮助他更好地适应一些事情,他就会在这类适应中更加健康地发展自己的天性,并在体内生长出自我控制的气力这就是孩子懂事自觉的来源。 所以,我的纵容只是疏导,疏导也是控制的一种,它是一种不让孩子难受的控制。圆圆没有为看电视的事情苦恼过,在我家里从未产生过由于看电视和孩子相冲突的事。 从幼儿期培养孩子浏览的习惯,也是避免他患上电视瘾的好办法。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喜欢浏览,他的智力就会发育得更好,他会更容易发现别的有兴趣的事。同时他的思想会更成熟更理性,他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不会舍得让电视浪费自己的时间。 有的家长不赞成孩子从小浏览,认为小孩子应当活得轻轻松松的,太早让他读书很累,应当等他长大了再去浏览有这类想法的家长,一般来说他自己不喜欢读书,把浏览看成件劳累的事。他不知道孩子是多么容易遭到书的诱惑,一个心智开始萌动的孩子,他捧着一本书时表现出的如醉如痴,乃至超过看电视。孩子是在浏览中成长,还是在电视机前长大,其所构成的智力差距和智慧差距是巨大的。 如果说在看电视问题上我控制了圆圆,不如说一直是在用培养的思路来解决问题不去控制孩子的身体动作,而是想办法引导她的心;不满足于孩子表面上的服从,而是让好习惯成为孩子内在的一部分这才叫教育,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吧! 2、家长先要以身作则 少看电视的行动如果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做起,实现起来则容易很多。而且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家长如果在孩子小时候纵容他无度地看电视,实际上是在给孩子制造一个大麻烦。 我家的电视机也每天打开,看的时间却不长。一般情况下是晚餐前后看,白癜风哪治得好饭后我们各自有自己的事情要做,电视就关了。这件事做得其实不严格,比较随便,偶尔遇到很想看的电视,也会花很多时间去看,但不养成每天在电视前耗着的毛病。总的来说我家看电视的时间比大多数人家少很多,人们谈论的热播电视剧我们大多数都没看过。圆圆从小受这类影响,很自然地构成了电视不能无节制地看这样一个观念,一般的节目她是不会去看的,除非是特别喜欢的。 很多家长在孩子年幼时一般不计较孩子看多长时间电视,随便让孩子随着老人从早到晚地看电视,乃至有的人嫌孩子打扰,就用电视机哄孩子。只是等到孩子上学后,有了作业和考试,才开始和电视争取孩子。 如果孩子在上学前习惯了看电视这个事,没有发展出其他兴趣,上学后突然被限制看电视,他会非常不适应。他的习惯突然被管制,他的享受突然间变成毛病。他本来每天活得自由自在,大人突然要求他自觉努力,可他无从去寻觅这个东西,只好不自觉不努力。不管他表面如何和家长顶牛,他内心其实是很为此痛苦的。 我把这样的观点对一些家长讲了,很多人不以为然。 一名家长说:我那个孩子,才不会为这个事痛苦呢。他总是找借口从他学习的屋子里跑出来,然后找借口在电视机前多待几分钟,哪怕是几秒。比如来茶几上取一个苹果,削皮时那叫一个慢。好容易削完了,我让他回屋里吃,他就慢吞吞地站起来,倒退着回他的屋,就为了多看一眼电视。他哪里痛苦啊,多看一眼电视他乐死了。 这位家长这么表面化地看问题,她不知道孩子倒退着回屋时,内心多么痛苦,更不知道这痛苦是如何来的,也不想探究如何帮助孩子解决这个痛苦。这真是让人感到遗憾。 家长为何不可以改变一下方法,用策略来攻孩子的心呢? 我在写这篇文章时正好收到一个朋友的电子邮件。她说有一次晚餐后她儿子又一直看电视不去写作业白癜风有什么症状,她正要像老样子下命令时,头脑一下闪出我曾对她说过的欲擒故纵。因而咽下要出口的话,把遥控器递到儿子手里,和颜悦色地对孩子说:妈妈不看了,你啥时不看了,就帮妈妈把电视关了。说完她离开客厅,回到卧室看书。她儿子那一瞬间有点吃惊,但马上很高兴地说好,接过遥控器这之前可是妈妈不敢交给他的东西。当妈的刚进卧室时还有些担心,她没想到的是不到5分钟,就听到儿子把电视关了。孩子还从卧室门探进头来,看到妈妈正捧着一本书在读,相信妈妈没生他的气,就调皮而愉快地说:妈,我写作业去了。这位朋友说,之前总是由于看电视的事批评抱怨孩子,没想到自己稍1改变方法,孩子就有相应变化。看来是自己之前用错了方法。 在控制孩子少看电视方面,我认为正确的做法是,在他很想看的时候让他心安理得地去看,不要让孩子一边看电视一边觉得有抱歉感,但平时家里要尽可能少开电视,家长自己在看电视上做到控制,以身作则,用行动产生说服力,而不是用语言。 最糟的情况是,家长自己整天在客厅里看电视,孩子从自己的书房里跑出来想看一会儿,却遭到训斥。理由是:我是大人了,工作一天很辛苦,并且现在不需要学习,可以晚上看电视;你是孩子,需要好好学习,需要完成作业,所以不应当看电视。 这样的道理听起来没错,孩子也没法反驳,但这类说法造成的效果非常不好,你实际上是在告知孩子:电视是一项特权享受,我已有资历享受了,你还没有资历,你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取得这样的资历。 这类感觉让孩子觉得他和大人不平等,他意识到了大人的强权,他也意识到了学习和享乐是对峙的。他理性上知道应当去学习,可是天性中的享乐欲望又让他非常想看电视。这类矛盾让孩子不舒服,不舒服感如果常常刺激他,就会渐渐激起他对看电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厌烦。 关于家长少看或不看电视,我对一些为孩子看电视而头疼的家长建议过,很多人表示这一点难以做到,有的是管不住自己,有的是管不了配偶,有的是不好意思让家里老人委屈,总之电视就是不能不开,也不能少开如果这样,就没招了。连家长们做起来都有难度、都不想做的事,为何要求孩子能做到呢?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家长的行动比言语更有说服力。要尽量减少环境中的诱惑,而不是劝说孩子去抵抗诱惑;要用人性来体恤孩子,而不是用神性来要求孩子。我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非常晓得感恩的,如果家长在和他的相处中很体贴他,他也会反过来以他的懂事和听话回报家长。 电视如美食,本身没什么错,但享用要有控制。我们在教育孩子时,要想办法让他学会有控制地吃东西,而不是把美食锁进冰箱,惹得他总想瞅个空偷吃几口。 家庭教育中,在任何事情上,家长和孩子都不要构成这类猫捉老鼠的关系。不要让孩子由于听话或畏惧家长才不看电视,要培养他的理性和上进心,让少看电视成为孩子自觉自愿的选择。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zhouzx.com/hzzx/489.html
- 上一篇文章: 女子头被砸成植物人丈夫守候1183天将其
- 下一篇文章: 容祖儿透视露Bra与男朋友吃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