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吴川有个长岐镇,茂名化州也有个长岐镇

两个长岐镇的镇政府同驻长岐圩,共用一圩设镇,而且同用一地名,全国罕见。被大家称作“中英街”的,是长岐圩一条长约米,宽仅数米的小街,吴川、化州两市以街中心线为界。近日,记者专门走访了这条城镇小街,切身感受另类“中英街”的别样风情。

小街左右分属两地管辖

吴川的镇长是个化州人

吴川长岐镇副镇长陈赟是化州人,年到吴川市长岐镇工作,扎根吴川长岐镇近20年,对吴川、化州两市的风土人情都很熟悉。记者眼前的“中英街”,其实就是一条长约米,宽六七米的小街,硬底化水泥路面。据了解,中午12时左右是这条街最热闹的时候,如果逢“一、四、七”圩期,就会更热闹些。“当然,与上世纪80、90年代的辉煌时期相比,现在人气已是淡了些。”

这条“中英街”东西走向,街的北边是吴川市长岐镇的门店,南边是化州市长岐镇居民的商铺。街的两旁均有大型的农贸市场和大型的工业品市场及多间大小店铺。

记者来到谢叔开的布店,与他攀谈起来。谢叔与陈赟相识多年,他全名叫谢亚路,是吴川长岐镇下苍居委会谢下苍村人,今年60岁,在这里开布店20多年了,现在他经营的是窗帘布和衣服料子。他说,他现在的铺位是属化州的,不过吴川、化州都有很多人帮衬他的生意,两地都有很多熟客。

在北边吴川长岐镇的熟食店里,记者见到一位家庭主妇正在买熟食,一打听,她是化州长岐人,记者问她是否偏爱在吴川长岐熟食店买肉,她笑着说:“哪里便宜便在哪里买呗,反正每次买菜时两边都跑一下。”

羊城晚报年的报道

交通事故先定归谁管辖

生活在“中英街”的两地居民由于朝夕相处,早已互相融入对方,生活上互帮互助,有趣事、新鲜事不少。街两边都有相同项目的邮政、银行、酒楼、旅馆、商店等,不看文字标明分不清属谁管辖。举目可看到相邻的商铺既有化州的招牌,也有吴川的招牌。吴川长岐镇政府和化州长岐镇政府,相距约米而已,而且又几乎以“中英街”为中点。

由于两市共辖同趁一圩,吴川长岐镇有8万多人,化州长岐镇有6万多人,且还有毗邻的樟铺、浅水镇群众前来趁圩,所以长岐圩比其他圩镇繁荣,每逢圩期,赶集的人常在万人次以上。地理位置的特殊,也产生很多尴尬事,有时交通事故发生在两镇交界中心,要先确定归谁管辖然后才谈得上处理。两镇都有不少“飞地”,有的整条村的户籍在一个市,地段却在另一个市的辖境。尽管如此,两镇乡情风俗一点不含糊,各自籍贯清清楚楚,世代相处,相安无恙,这恐怕也是两镇共一圩而不能合一镇的原因之一。

给对面打电话要拨区号

两镇的店铺老板在生意场上虽是对手,但在平时生活中还是混得挺融洽的。生意旺时,谁也不眼红谁;当生意淡下来时,他们则经常跑到对面去聊天、打牌,有顾客来时又飞快跑回去照应。

圩上的居民告诉记者这样一件事:7年7月的一天,化州那边的一间超市发生火灾,两镇的居民发现后都奋勇地参与扑救,并进入超市帮助搬出许多如空调机及冰箱等大件商品,使商家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

居民说,以前两镇许多家庭都装有两部电话机,因为这里街两边的人互打电话也要拨区号,就因为这样,早年还曾经闹出过有趣的事情:吴川长岐一小伙子爱上对面化州长岐镇的一个姑娘,但小伙子性格却比较内向,一直不敢向姑娘表达爱意,后来他终于鼓足勇气拨通姑娘家的电话,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小伙子家里的长途电话费急剧猛增,小伙子无奈,为减少谈恋爱的“成本”,只好在家里又装上一部化州的电话。

记者在“中英街”采访时发现,在一家日杂店就装了两台电话机,其中一台上面还用胶纸贴着“化州”两个大字……

内容来自化州在线

商家推广







































北京那家医院治白癜风最好
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zhouzx.com/hzzx/1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