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位于广东西南部,在东经o191至o401,北纬21o221至22o421之间,东毗阳江市,西邻湛江市,北连云浮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临南海。陆地面积平方公里,沿岸至放鸡岛东西延伸线的海域面积75平方公里。茂名市现辖茂南、电白两区,代管高州、信宜、化州三个县级市,原为高州府属六县中的四县(信宜、茂名、电白、化州)。一、茂名市历史沿革

《[道光]广东通志》卷三郡县沿革表记载:高州府禹贡(前21世纪—前16世纪)杨州南境。秦(公元前-)为南海郡地。汉(前-公元年)为合浦郡高凉县地。三国晋宋(-)为高凉高兴郡地。梁(-)为高州地又分置电白郡。隋平()陈郡废为高凉、永熙二郡地,时茂名、电白属高凉郡,良德属永熙郡。唐()初属高州,贞观八年()分置潘州治茂名。二十二年()又分置高州,始治高凉移治良德。天宝初()改高州曰高凉郡,潘州曰南潘郡。乾元初()复曰高州、潘州皆属岭南道。五代(-)属南汉,宋开宝五年()省潘州入高州仍曰高凉郡,属广南西路。景德元年()州废属窦州,三年()复置。元至元十五年()置高州路安抚司,十七年()改总管府属湖广行中书省。明(-)曰高州府,属广东布政司使。本朝(清-)因之(沿袭),领州一(化州)县五(茂名、电白、信宜、石城、吴川)。明万历年间(—),四县下辖的行政区设都、图。信宜县8个乡、都、图:坊郭、一都、三都、四都、五都、顺乡、感化。茂名县28个乡、都、图:地安、怀得、朗韶、延一、延二、延三、延四、延五、上一、上一二、上二、上三、上四、中一、中四、中四二、中五、中六、隆一、隆四、隆五、铭一、铭三、遵一、遵三、遵四、坊内、厢外。电白县5乡(里)14都、图:神电图,盐司上下里,下博乡:一都、二都、三都、四都、五都,上保宁乡:一图,下保宁乡:一图、二图,得善乡:—图、二图、三图、四图、五图。化州19个都、图:缙绅、新吉、罗肥、陵罗、兴贤、永平、申一、申二、申四、申五、申六、申七、吉一、吉二、吉三、进一、进二、博一、博二。清光绪末年,四县下辖的行政区分设乡、都。信宜县设8都2围:坊郭都、一都、三都、四都、五都、顺乡都、感化乡都、怀乡都,德亮围、怀乡围。茂名县设3个乡7个都:地安乡、怀里乡、朗韶乡,延铭都、上博都、中博都、铭信都、遵台都、坊内都、厢外都。电白县设6区:上保宁上区、下保宁下区、得善乡上区、德善乡下区、下博乡上区、下博乡下区,下设乡。《光绪重修电白县志》:上保宁乡一图、下保宁乡一图、下保宁乡二图、得善乡一图、得善乡二图、得善乡三图。化州设4乡26都1坊:缙绅乡、新吉乡、罗肥乡、陵罗乡、申一一都、申一二都、申一三都、申二一都、申二二都、申二三都、申三—都、申三二都、申三三都、申四都、申五都、申六都、吉一一都、吉一二都、吉—三都、吉三一都、吉三二都、吉三三都、进一都、进二都、进三都、博一都、博二都、厢二都、永平厢一都、建都、兴贤坊。民国元年(),化州改称化县,撤高州府,茂名现辖区属广东省高州绥靖处驻茂名。年撤高州绥靖处,设高雷道驻茂名,现辖区属高雷道。年撤道派出高雷善后处驻茂名,茂名现辖区属善后处:年撤善后处,派出南路行政专员公署驻茂名,茂名现辖区属南路。年改七区。年派出南路行署驻茂名县,茂名现辖区属南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年10月底信、茂、电、化四县属南路专区。年四县属高雷专区。年属粤西行政区。年属湛江专区。年8月26日成立茂名工矿区市,年3月22日茂名为省辖市,同时茂名县与信宜合并设立高州县(先称茂信县),化县吴川合并为化州县:年5月9日,茂名工矿区市更名为茂名市:年4月,信宜、吴川恢复建制,茂名市、高州、信宜、电白、化州四县同属湛江专区。年7月茂名市辖信宜、高州、电白、化州四县。年4月18日茂名市区地方设立茂南区;年7月从电白的辖区增设茂港区。年,国务院批准同意广东省调整茂名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茂港区和电白县合并设立电白区,茂名市现辖茂南、电白两区,代管高州、信宜、化州三个县级市。二、茂名市历史人口信息1、高州府茂名地区的人口信息高州新垌镇云炉乡红珠岭、化州文楼镇鬼儿塘山岗和信宜镇隆镇登高山等生活遗址表明,距今约年的新石器晚期,境内已有土著民族繁衍生息,创造人类文明。夏商时期(前21世纪至前11世纪),土著民族陆续结成部落联盟,成为南越族的一部分。秦代移民实边,改变了四县由俚人独占一方的状况。南北朝时期,中原汉人大量迁入,四县姓氏增加,宋元以后,由外地迁入四县的较多,姓氏变化较大。《宋史?地理志六》及《元丰九域志》:高州,户:主八千七百三十七;客三千二十九。化州,户:主六千十八;客三千一百五十五。民国35年(),四县的姓氏共个,万多人,人数较多的姓是李、陈、何、黄4个,每个姓有10万以上。乾隆年间(~),境内土著少数民族全部融于汉族,尽编人当地居民户籍。境内居民均是来自中原的汉族或汉族与土著少数民族融合的后裔。现存有关四县人口的记述,最早的是晋朝高凉郡人口。此后,陆续有与四县有关的州、府、路的总人口记述,但元代以前的记述,无法从中析出四县人口数。明洪武十四年(),朝廷颁发的征派赋役的户口籍册样式分列到县。但至今能见到的四县人口的具体数字记录,是自万历二十年()始,当年,四县有户,人;万历三十年(),四县减至户,人。从万历二十年至三十年,人口减少人,减61%,平均每年减8.99%。万历四十年(),四县户,人,10年间增加人,年均增长11.6%,从万历二十年至四十年,20年间,四县人口增加人,年均增长0.78%。清顺治、康熙、雍正年间,把人丁作为纳税单位,民间普遍出现瞒报少报人口现象,按史学研究的丁口比例1:4计算,康熙十一年(),四县应有人。从万历四十年()至康熙十一年()的60年间,增加人,年均增长0.76%。康熙五十二年(),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法令,但当年茂名和化州发生大饥荒和瘟疫,“死人过半”。康熙五十五年()又实行“摊丁入地”的税制,此后人丁统计相对较实。从康熙十一年()至雍正八年(),四县增加人,年均增长1.4%,人口总数为人。乾隆年间,高州府继续“招民垦荒”,乾隆十一年(),诏谕高、雷、廉三府:“听该地民人垦种,免其升科,给予印照,永为世业”。高州府“招民垦荒”,生产发展,人口增长加快,从雍正八年()至嘉庆二十三年()社会较安定,四县人口增至人,88年间增加人,年均增长2.4%。同治、光绪年间,四县多次大旱,粮食歉收,且鼠疫流行,茂名、信宜还发生蝗灾,饥荒严重,“斗米千钱”。嘉庆二十三年至光绪十二年(~)的68年中,人口只增加人,共有人,年均增长0.49%;从清康熙十一年()到光绪十二年()的年间,四县人口增加人,年均增长1.52%。2、茂名市年人口统计信息年末,茂名市户籍总人口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705人。茂南区人,茂港区48人。电白县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人。高州市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人。化州市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人。信宜市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人。(数据来源于《广东省政区图册》)三、江夏黄氏人口分布

宋朝时期(~),黄姓大约有余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6%,排在王、李、张、赵、刘、陈、杨、吴之后,为宋朝第九大姓。黄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黄姓总人口的27.5%,占江西总人口的4%。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和福建,这两省黄姓大约占全国黄姓总人口的53.5%弱;其次分布于浙江、四川、广东、河南,这四省的黄姓又集中了24.5%。全国形成了以赣浙、闽粤、四川、河南为中心的四大块黄姓聚集地。明朝时期(~),黄姓大约有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3%强,为明朝第七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仍集中于江西(23.8%)、福建(15.8%)两省,这两省黄姓大约占黄姓总人口的40%;其次分布于广东(10.5%)、广西(10.1%)、浙江(9.8%),这三省的黄姓又集中了30%。江西仍为黄姓第一大省,约占江西总人口的4%。黄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七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三千八百十五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38%左右。在广东黄姓人口最多,占了全国黄姓人口的23%,人口有万以上,占省总人口的8%,是黄姓人口第一大省。四川黄姓有人口万居四川第七,广西黄姓有人口万居省第一,湖南有人口万居省第七。福建黄姓人口将近万居第三。江西人口有万居全省第五。湖北有人口万居第八。江苏有人口万居第八。台湾有人口万,是仅次于陈姓和林姓的大姓,居第三,所以台湾地区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的说法。浙江有人口万居第六,安徽有人口万居省第九。河南已有人口万居十五。云南有人口万居第九。黄姓是华人大姓之一,海外华人华裔中在美国黄姓华人是第一大姓;菲律宾是第二大姓;泰国就有40万;韩国位居15,有60万;在越南居第七;新加坡是第二大姓;在马来西亚是第三姓。茂名市人数较多的姓是李、陈、何、黄。黄姓人数如下:年:人;年:人;4年:人;年:人;年:人。年统计茂名市共有姓氏个,十大姓氏是:李、陈、何、黄、梁、杨、张、吴、刘、林。黄姓人口人,占全市总人口6.4%,排第四位。其中,信宜人;高州人;化州人;电白62人;茂南人。四、茂名市江夏黄氏主要支系及其开基祖

始迁祖…………开基地……………………开基年代黄顺……………化州上郭…………宋宝庆年间(-)黄德新…………信宜前排…………宋咸淳年间(-)黄河……………电白………………宋建中靖国元年(1辛巳)黄麟书…………电白长山…………宋嘉定年间(8-)黄玉书…………茂南荷榭…………宋嘉定年间(8-)黄龙飞…………化州增塘…………宋淳祐年间(-)黄朴………黄朴之子黄和孙开基化州大坡村………宋淳祐五年(乙巳)卒于官黄十九…………电白庄垌…………宋咸淳年间(-)黄升金…………高州………………元皇庆元年(壬子)黄积金…………高州………………元延祐年间(-)黄子寿…………信宜水口…………元至正年间(-)黄神……………高州城西…………明成化二十一年(乙巳)黄纤……………信宜贵子…………明成化二十一年(乙巳)黄麦旺…………高州石鼓黄岗村………明嘉靖十四年(乙未)黄宗圣…………信宜………………明嘉靖三十九年(庚申)黄宗汉…………信宜径口…………明嘉靖三十九年(庚申)黄择富…………信宜………………明嘉靖三十九年(庚申)黄凤权…………信宜大樟根………明万历十九年(辛卯)黄少乔…………信宜朱砂…………明万历年间(-)黄宸……………高州荔枝圩……明成化年间(-)黄贵英…………高州大垌…………明成化二十一年(乙巳)黄阜英…………高州大垌…………明弘治十五年(1壬戌)黄茂英…………化州林尘江湖………明弘治十五年(1壬戌)五、茂名市江夏黄氏登科录

宋进士:黄瑢,宋宝佑四年()三甲第十七名进士,电白永平乡人。黄訔,宋咸淳戊辰()进士,化州人。元乡贡:黄和孙(广东解元),化州人,黄朴之子。明进士:黄子平,明洪武乙丑()进士,电白人。明辟蔫:黄震、黄昌。明举人(12人):黄子平、黄锡、黄怀信、黄迪、黄毅、黄瓒、黄荫、黄震、黄定、黄廷圭、黄金实、黄云祥。明贡生(58人):黄绍、黄嗣、黄鼎、黄清、黄从珊、黄德坚、黄鉴、黄钟、黄廉、黄杰、黄政、黄瑀、黄雍、黄智、黄泰、黄廷瑞、黄贞祥、黄彩、黄廷璋、黄鹏、黄琥、黄守仁、黄日新、黄辅、黄璋、黄思明、黄子禄、黄宗荣、黄廷瑞、黄仕英、黄积中、黄守礼、黄鋐、黄应诏、黄仕邦、黄观光、黄应选、黄郁、黄缙、黄锷、黄显文、黄焰、黄藩、黄瓒、黄中行、黄裳、黄凤腾、黄宪谟、黄阁、黄绍曾、黄簮、黄云观、黄象元、黄豹变、黄纳言、黄祖諘、黄如金、黄大成。清进士:黄如栻,清乾隆十三年()戊辰进士,高州镇江大岭人,任国子监监丞。清举人(9人):黄大鹏、黄如栻、黄熙中、黄观成、黄均辕、黄位中、黄东元、黄东云、黄乃琮。清钦恩赐举人(6人):黄旭旦、黄道熺、黄甲元、黄树、黄德贵、黄锦明。清武举人(4人):黄勋、黄廷招、黄锦暎、黄大魁。清贡生(62人):黄铨、黄雨滋、黄郁、黄芝、黄则汤、黄金相、黄云、黄光中、黄名标、黄硕望、黄忠懋、黄梦求、黄良瑄、黄瓒为、黄金光、黄翠芳、黄中立、黄玉琛、黄屋、黄金树、黄与坚、黄正泰、黄泰彰、黄廷昭、黄锡祺、黄如栻、黄学舒、黄有会、黄玉简、黄玉佩、黄正恒、黄柱觉、黄谭、黄云门、黄燕、黄道熺、黄御四、黄嶷、黄岐、黄嵘、黄正光、黄配一、黄峥、黄锡冕、黄以能、黄玑、黄景荣、黄廷栋、黄位、黄翼成、黄东才、黄锦明、黄亮、黄梦庚、黄应昌、黄士超、黄拔英、黄鹤仪、黄锡基、黄义、黄其昌、黄龙图。清钦赐副贡(6人):黄甲元、黄通、黄德贵、黄肇元、黄诰、黄启清。附录:广东黄氏(唐、五代、宋、元、明)进士录黄僚,程乡人,唐宝历二年(年)丙午科进士。黄惟坚,高要县人,唐大中五年(年)辛未科进士。黄匪躬,连州人,唐光启三年(年)丁未科进士。黄损,连州人,尚书左仆射,后梁龙德二年(年)壬午科进士。黄正,曲江人,户部郎中,北宋天圣二年(年)甲子科进士。黄程,海阳县人,太子中舍,北宋天圣五年(年)丁卯科进士。黄勋,南海人,朝散大夫,知新州,南宋绍兴二年(年)壬子科进士。黄焕国,潮州府人,朝议大夫,通判汀州,南宋绍兴二年(年)壬子科进士。黄时晦,潮州府人,南宋绍兴二年(年)壬子科进士。黄熙,是黄勋之弟,韶州推官,南宋绍兴五年(年)乙卯科进士。黄涣,长乐县人,迪功郎,南宋绍兴三十年(1年)庚辰科进士。黄大中,高要县人,南宋庆元二年(1年)丙辰科进士。黄幼可,潮州府人,南宋宝佑四年(年)丙辰科进士。黄瑢,电白县人,南宋宝佑四年(年)丙辰科进士。黄梦冠,乐昌县人,南宋宝佑四年(年)丙辰科进士。黄石,南海县人,南宋开庆元年(年)乙未科进士。黄文光,琼山县人(现海南省),南宋开庆元年(年)乙未科进士。黄桂英,博罗县人,南宋咸淳四年(年)戊辰科进士,三甲。黄訔,化州人,南宋咸淳四年(年)戊辰科进士。黄点,揭阳县人,元延佑二年(年)乙卯科进士。黄子平,电白人,明洪武十八年(年)乙丑科二甲进士。黄敬中,曲江人,明洪武十八年(年)乙丑科进士。黄本固,海康人,明永乐二年(4年)甲申科进士。黄嘉,海阳人,明永乐二年(4年)甲申科进士。黄斌,曲江人,明永乐四年(6年)丙戌科进士。黄敬,琼山人,明永乐四年(6年)丙戌科进士。黄炯,海阳人,明永乐十六年(年)戊戌科进士。黄润,番禺人,明永乐十九年(年)辛丑科进士。黄贵,海阳人,明永乐二十二年(年)甲辰科进士。黄裳,曲江人,明正统七年(年)壬戌科进士。黄箎,南海人,明天顺元年(7年)丁丑科进士。黄钥,香山人,明成化十一年(年)乙未科进士。黄鉴,南海人,明成化二十年(年)甲辰科进士。黄印,新会人,明成化二十三年(年)丁未科进士。黄泽,顺德人,明弘治六年(年)癸丑科进士。黄衷,南海人,明弘治九年(年)丙辰科进士。黄阅古,东莞人,明弘治十五年(1年)壬戌科进士。黄着,顺德人,明弘治十八年(5年)乙丑科进士。黄一芳,崖州人,明正德三年(8年)戊辰科进士。黄重,南海人,明正德三年(8年)戊辰科进士。黄佐,香山人,明正德十六年(年)辛巳科进士。黄一道,揭阳人,明正德十六年(年)辛巳科进士。黄允谦,崖州人,明嘉靖八年(年)己丑科进士。黄鹏,潮阳人,明嘉靖十一年(年)壬辰科进士。黄颢,琼山人,明嘉靖二十年(年)辛丑科进士。黄国卿,揭阳人,明嘉靖二十三年(年)甲辰科进士。黄可大,番禺人,明嘉靖三十五年(年)丙辰科进士。黄扆,大埔人,明嘉靖三十五年(年)丙辰科进士。黄诰,东莞人,明嘉靖三十五年(年)丙辰科进士。黄宏宇,琼山人,明嘉靖三十八年(年)己未科进士。黄仪,东莞人,明嘉靖三十八年(年)己未科进士。黄卷,顺德人,明隆庆二年(年)戊辰科进士。黄淳,新会人,明万历八年(年)庚辰科进士。黄守谦,海丰人,明万历八年(年)庚辰科进士。黄缙,博罗人,明万历十四年(年)丙戌科进士。黄流芳,博罗人,明万历十七年(年)己丑科进士。黄琮,饶平籍,海阳人,明万历二十六年(年)戊戌科进士。六、茂名市江夏黄氏历史名贤1、宋黄朝奉景德初(年)知高州《(万历)高州府志》:景德三年秋复置高州。《(嘉靖)广东通志》:高州府黄朝奉,景德初知高州,迁创郡学,教养生,徙居民以茅竹为庐,常有火患,始教民造瓦屋,力不给者,以官钱助之。《(万历)高州府志》:宋黄朝奉,景德初(年)知高州,政先教化,剏学兴文,多士喁喁向风,居民编竹为庐,频罹火患,朝奉令易竹以瓦,不给者助之,州人德焉。《(万历)高州府志》:名宦祠,宋知高州黄朝奉。《(道光)高州府志》:知高州黄朝奉墓在(吴川)南二都麻水竹儿环。2、宋绍定二年(年)己丑科状元黄朴《(光绪)高州府志》:黄氏朴祠,官地。《(光绪)化州志》:宋状元任高州太守黄朴祠。朴原籍江西,南宋理宗绍定二年己丑科状元及第,见文献通考,任翰林学士,迁高州太守,卒于官,葬府城西冈黄官岭,今称白马献蹄。祠在州南二十五里官地村。3、黄瑢,宋宝祐四年()三甲第十七名进士《宋宝祐四年登科录》:黄瑢,高州电白永平乡人,生于宋绍定元年(年)八月十六日丑时,曾祖黄中,祖黄曾,父黄京。4、黄訔,宋咸淳戊辰()进士,化州人《(光绪)高州府志》:黄訔,咸淳戊辰陈文龙榜四甲,广南佥宪。《(光绪)化州志》:黄訔,咸淳戊辰陈文龙榜四甲,广南佥宪。5、黄子平,明洪武乙丑()进士,电白人《(光绪)高州府志》:黄子平,乙丑丁显榜二甲,山东、云南、京畿三道御史。有传。《(光绪)茂名县志》:黄子平,字观澜,电白人,洪武乙丑进士,任山东、云南、京畿三道御史。《(光绪)茂名县志》:祀位:黄子平,明进十,历任京畿、山东、云南道御史。《(道光)高州府志》:明山东道御史黄子平墓在下保宁乡。6、元同知、户部军储十五仓副使黄子寿《(道光)广东通志》:黄子寿,高州信宜人,充信宜县牌兵,至正间海寇麦福来破高州城至信宜劫虏人民,又抢去本县印信时,子寿率民兵战,迨固守其地,复会海北廉访司奏差林泽,书吏周文英,追贼入海。奏差书吏以子寿有功,呈达湖广行中书省劄付,以子寿为高凉路同知。元末明初总兵官征南副将军朱参政至信宜,子寿出迎,运粮接应,追讨海寇大败之,由是民乃安息,将本县印信起解。总兵官仍令子寿署高州府同知。洪武二年,以贤良起取至广东行省註充海丰驿驿丞,考满改除瓜州闸坝官,又考满,改任户部军储十五仓副使,卒于官。《(万历)高州府志》:乡贤祠,元同知黄子寿。《(道光)高州府志》:招扬武威坊为五军副使黄子寿建。7、忠烈侯黄十九《(道光)高州府志》:忠烈黄侯祠在庄垌岭南下,神名十九,宋末殉国难,嘉庆二十三年修。《(道光)高州府志》:忠烈侯黄十九墓在庄垌。8、南京国子监学录黄鹏黄鹏,嘉靖间司训昌化,擢南京国子监学录。官封国师,教嘉靖帝太子读书七年,嘉靖三十八年己未岁(年),嘉靖御赐匾额二:“积善之门”、“南国儒宗”。朝臣赠匾“广文第”。万历六年(年),万历帝追赐匾“天地正气”。现两匾的仿制品存放在高州南山祠堂。国师墓在高州大井淋水岭。南国儒宗坊,天啟七年为南京国子监学录黄鹏建在大井淋水岭墓前。黄鹏属于黄峭裔孙,其传承世系如下:峭山——化公——一宁——贵公——道公——文公——省察——春公——仁公——云龙——久昌——全公——翰公——达克——立显——义卿——克中——勤诵——恭礼——事安——盛公——神公——玉经——鹏公。《南山黄氏族谱》:黄鹏公,字仲汉,号尚河,生于明弘治十二年己未岁(年)。官封国师,教嘉靖帝太子读书七年,嘉靖三十八年己未岁(年),嘉靖御赐匾额二:“积善之门”、“南国儒宗”。朝臣赠匾“广文第”。万历六年(年),万历帝追赐匾“天地正气”。现两匾的仿制品存放在高州南山祠堂。夫人施氏,同登高寿九十六,福禄寿全,名满天下。子三:应金、应翰、应南。《(光绪)茂名县志》:黄鹏,嘉靖间司训昌化擢南京国子监学录。《(道光)高州府志》:黄鹏,嘉靖间司训昌化,擢南京国子监学录,所过以礼义范士葺。文庙账贫儒皆损傣为之,家居二十七年,鄰里乡党多被德化,参知朱东光旌其闾曰:积德。旧志乡贤传,祀乡贤。《(道光)高州府志》:南国儒宗坊,天啟七年为南京国子监学录黄鹏建在大井淋水岭墓前。《(光绪)茂名县志》:祀位:黄鹏,明贡生,昌化县学训导,擢南京国子监学录。朱東光的相关记载《江西通志》:隆慶二年戊辰羅萬化榜:朱東光,臨川人,建寧籍,廣東叅政。《广东通志》:右?議:朱東光,江西臨川人,進士,(万历)八年任。布政司左?政:朱東光,江西臨川人,進士,(万历)三十年任。9、清乾隆十三年()戊辰进士黄如栻《(道光)高州府志》:黄如栻,乾隆戊辰梁国治榜,国子监监丞。《(光绪)高州府志》:黄如栻,乾隆戊辰梁国治榜,国子监监丞。《(光绪)茂名县志》:黄如栻,号敬溪,大岭人,乾隆十三年戊辰科进士,国子监监丞。

本公众平台旨在搞好粤桂黄氏宗亲兄弟团结,凝聚粤桂黄氏宗亲力量,打造旺埇‘乡贤黄家庙’为名胜,既能造福一方,光宗耀祖,亦能成为黄氏子孙后代的前进动力,使黄氏后人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栋梁之才!如果您身边有粤桂黄氏宗亲,也请让他(她)添加本







































白癜风可以治疗得好吗
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权威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zhouzx.com/hzzx/1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