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一方药。每味中药都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烙印着大自然赋予的独特芬芳。前世皇家贡品,当代止咳专家,民间久负盛名的化橘红,到底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

好马需伯乐偶然发现造就朝廷贡品

人们常言不识伯乐,不识千里马,这世间但凡稀世珍品,往往来自一次偶逢伯乐,方得流芳百世。

化橘红的神奇药效能够在民间广为流传,离不开一位伯乐——北宋著名史学家范祖禹。范祖禹常年咳嗽,被贬至化州后,取院子里的井水泡茶饮了半个月咳嗽竟基本痊愈。

平常善于观察生活细节的他,发现每天泡茶的井水里漂浮着几朵小白花,而这花正是来自井边的化橘红树。经过数个月的反复尝试,他又发现橘红果有止咳化痰、健胃行气奇效,并载入所撰史记,化橘红的药用价值从此享誉南国,至明朝永乐年间,朝廷听闻化橘红有南国人参之美誉,故钦定其为朝廷贡品,并列为皇家化痰止咳的御用药材。

每年化橘红从开花到结果,官府派兵守护,亲信亲点果数,逐一编号,若有化橘红果脱落,须拿到官府注销,待收获季节需按例上贡给朝廷,可谓“片值一金”。

好药宁缺毋滥为什么道地化橘红只在化州产?

《化州志》曰:“礞石能化痰,橘红得礞石之力,故化痰力更胜。”化州城内土质富含礞石,礞石为治顽痰、癖洁之奇药,痰去咳自除,橘红树得礞石之气,故化痰力更胜!

现代医学证明,化橘红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以及柚皮苷具有明显消炎、抗氧化、降血脂、保肝利胆和调节免疫的作用。大部分咽炎和支气管炎患者以及老烟民都常面临咳嗽咳痰、咽部痛痒、口臭等问题。而慢性咽炎和支气管炎则更是具备发病率高、并发症多、难愈等特点,但化橘红对治疗咳嗽、咳痰和气喘有奇效,可清喉利咽,润肺止咳。

关于化州橘红治行气、健胃,用于风寒咳嗽、化痰止咳的独特功效,不但很多古今药典有详实记载,历史上更有大量的实例证明。年夏秋之交,两广军阀李宗仁、陈炯明混战粤桂边境,李宗仁部队驻进化城,时值六月,温高气湿,军中士卒中暑咳嗽,肠胃不适,李宗仁也反复作呕,喘咳不止,后饮服橘红果茶,疾病消除。年,李宗仁从海外回国,特到化州参观并购买化橘红作纪念。

智慧中医+道地药材造就止咳专家香雪橘红痰咳液

中医认为咳嗽是由外感或内伤引起的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冲击气道导致发出咳声或伴咯痰的一种病证。治疗咳嗽,中医强调“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冶”的原则。

香雪橘红痰咳液,引用宋代止咳名方——“二陈汤”,重用道地化橘红,辅以蜜百部、茯苓、半夏(制)等七味优质止咳良药。道地化橘红,标本兼治——既能理气醒脾胃,又可燥湿祛痰,气顺则湿去痰消,气顺痰除咳喘亦可自愈。

临床研究表明,橘红痰咳液通过有效促进痰液排出,可显著性减少咳嗽次数和咳嗽时间,并降低气喘发作的频率,能有效治疗感冒、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和慢阻肺等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痰、喘等症状。

专家建议,当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时,可服用橘红痰咳液1-2周,每次2支,一天3次;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在因感冒或换季导致咳嗽咳痰加重时,按以上用法服用2周后,可延长服用橘红痰咳液时间至1-2个月,每次1支,一天3次,预防急性加重,增强肺功能,防止疾病进展。

文/杨广

欢迎转载,注明出处!

(责编:余燕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zhouzx.com/hzxw/8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