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皮肤病好的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906/6508755.html

化州被誉为“中国化橘红之乡”

化橘红唯化州独有

是广东名贵道地中药材

但是,化橘红的命名由来你知道吗?

化橘红之名,始见于清乾隆30年(公元年),赵学敏于《本草纲目拾遗》中将其正式立目单独分开。

赵氏广泛收集当时化州橘红的记述,转引了《岭南杂记》、《关涵岭南随笔》、《粤语》、《识药辨微》、《梁氏家藏方》及《百草镜》等有关论述,其后的本草著作多以此为基础,并单独立目,与历史上的橘皮、橘红相区别。

橘皮为药最早见于《本经》;有文献记载,橘红之名,始见于南宋-《洪氏集验方》,经查阅确实有“陈橘红之名”。

古代所谓的橘红是指橘皮去除内层果实而取得的外层果皮经干燥的炮制品;化橘红本身不是橘而是柚,之所以称为橘红,是借助与宋以来橘红的声誉,后来又发现其功效优于一般橘皮去白之橘红,所以冠名化州橘红,以表产地。

1、清初出版的医药书中逐渐有关于化州橘红的记载,至年陈复正辑订《幼幼集成》,已正式载有化橘红。

2、道光28年(年)吴其《植物名实图考》及《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均单独以橘红立目专指化州橘红。

4、光绪年间郑肖岩辑著、曹炳章增订《增订伪药条辨》也以化橘红立目,郑、曹均分别加了辨伪按语。

5、年陈存仁《中国医药大辞典》化州橘红项下除收集以上各家论述外,在橘皮项下还收载王士雄、张山雷等有关于化州橘红的论述。

建国前中医处方写橘红付橘皮橘红,写化橘红付柚皮橘红,但以橘皮橘红用量为多。

后因橘皮橘红加工费时,产量低,20世纪50年代起产量逐渐减少,到60年代基本绝迹,被柚皮橘红所取代。

年版《中国药典》曾经只收载柚皮橘红而不收载橘皮橘红,说明柚皮橘红曾是橘红的法定主流品种。

化州市地处广东省西南部,东经.5°,北纬21.6°,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平均气温21℃,全年光照小时以上。

土壤淋溶作用较为强烈,优越的环境加上独特的礞石土质,使化橘红具有神奇的止咳化痰、润喉清肺等功效。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化橘红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化州柚为柚的栽培变种,其外果皮为中药化橘红,由于密被绒毛,称之为毛橘红,为治疗痰证常用于中药。明代《本草原始》云:“橘红,广东化州者胜”。外果皮密被绒毛的柚—化州柚仅产于广东省化州市,种植历史已有千年,为著名道地药材。

为了探明其形成原因,科学家也着手进行了研究。

与柚相比,化州柚在外观形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等方面已出现显著差异,但其遗传距离并不显著大于不同产地化州柚之间的差异,可见产地间生态因素的差异可显著影响化州柚的遗传距离,提示该柚的栽培变种遗传基因具有不稳定的特性。

因此,在科学研究选点范围集中在化州柚产地或周边10km内的相邻村镇,其气候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等大都相近。但研究表明化州柚产地多盛产中药礞石,礞石为硅酸盐类矿石,善治顽痰胶结阻肺之气逆喘咳、痰积惊痫等症。提示化橘红的道地性可能与当地盛产的礞石有一定关系。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化橘红中药文化”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化州化橘红药材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锋:“化橘红生长所需的土壤环境十分独特,世界范围内仅有化州部分区域适宜种植,其药效也远超其他橘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zhouzx.com/hzwh/10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