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省教育厅召开新闻通气会,解读省委、省政府下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创表示,我省要吸引最优秀的人来当教师,努力打造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关键词:强师德

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

《实施意见》提出,广东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个教师党支部和教师党员,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重视在优秀青年教师、海外留学归国教师和在校师范生中发展党员,积极发展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入党。健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

《实施意见》提出:

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

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健全教师个人师德档案;

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健全学术不端行为监督和惩处机制;

严肃查处师德违规行为,建立师德违规行为曝光制度,严格执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度。

关键词:提素质

年专任幼师大专以上学历占比达90%

新时代的人才培养需求,对教师素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实施意见》提出,到年,全省教师学历明显提升,幼儿园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比例达到90%,小学、初中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分别达到80%和95%,高中阶段学校教师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比例达到20%。

《实施意见》提出,加大对师范院校支持力度,全面推进广东“新师范”建设。广东将健全完善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师范教育体系,建设一批师范教育基地;支持高等学校、地级以上市政府、中小学幼儿园协同创建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发展相衔接的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

同时,广东将提高师范专业生均拨款标准。王创还表示,要大力培养初中毕业起点的五年制专科层次幼儿园教师,这会成为将来幼儿园教师培养的主渠道。广东逐步将幼儿园教师学历提升至专科,完善幼儿园教师准入和招聘制度,新入职教师必须取得教师资格。

关键词:重培训

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实现全覆盖

《实施意见》强调,分类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创新教师培养课程、模式等,分类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高素质善保教的幼儿园教师、高素质双师型的职教教师、高素质创新型的高校教师。

广东将加强培训支持体系建设,健全以省、市、县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为主体的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充分发挥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的引领、带动、辐射作用,市、县整合培训、教研、电教、科研等相关资源,推进本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年前,各地级市和县(市、区)建成1所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

《实施意见》提出,严格落实中小学教师5年一周期全员培训制度。加大乡村教师培训力度,着力提高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乡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加强名教师、名校长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开展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打造广东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

关键词:增收入

绩效工资总量参考当地公务员收入

《实施意见》提出,广东将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各地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要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确保县域内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确保县域内农村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城镇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同时,完善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有效体现教师工作量和工作绩效,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和特殊教育教师倾斜。

《实施意见》还提出大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

广东将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全面落实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生活补助政策;

在业务培训、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向乡村教师倾斜;

推进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

关心乡村教师工作生活,优化教师发展环境。

数据显示,年,我省33万农村教师生活补助人均达每月元,年生活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到人均每月不低于元。《实施意见》提出,继续将改善乡村教师待遇纳入每年度省“十件民生实事”,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对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教师实行差别化补助,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高补助标准。

关键词:改管理

建立省市县三级教师周转编制制度

《实施意见》的一大创新点,是针对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

提出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制度改革;

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

推动建立省、市、县三级教师周转编制制度等具体举措。

《实施意见》提出,盘活事业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向教师队伍倾斜,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教师总量,优先保障教育发展需要。同时,优化中小学教师资源配置,实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深入推进县域内中小学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实行学区(乡镇)内走教制度。

据了解,广东于年底全面推进实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制度改革。目前,全省已有79个县(市、区)出台了本地具体实施办法。“我省还将推进建立省、市、县(市、区)三级教职工周转编制制度,加大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省级统筹、市域调剂、以县为主,动态调配。”王创介绍,广东还将加强公办中小学临聘教师管理。

关键词:调结构

高中教师高级岗位将达40%

《实施意见》还明确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提高中小学教师高级岗位结构比例,幼儿园达到8%、小学达到15%、初中达到30%、高中达到40%。将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作为申报高级教师职称和特级教师的必要条件。

《实施意见》还提出,推进开展5年一周期的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对注册不合格或逾期不注册的人员,依照规定调整出教师岗位,不得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实施意见》还健全职业院校教师管理制度:

广东将落实职业院校用人自主权,完善教师招聘办法;

推动固定岗和流动岗相结合的职业院校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完善并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

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一图看懂

广东教育工作成效

来源:广东发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zhouzx.com/hzny/7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