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端的广东省茂名市有一“橘红之乡”化州市,化州市是广东省茂名市代管的县级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鉴江中游,介于东经°21′至°45′、北纬21°29′至22°13′之间,北与广西北流县交界,南与广东省吴川市接壤,东与高州市和茂名市茂南区相连,西与广西陆川县及广东省廉江市毗邻,有"中国化州橘红之乡"的美誉。

化州古时荒凉的地方,瘴气多,民众多患痰饮。相传有罗辩者,怜悯民众苦困,种橘于“石龙”城内,所产橘红,消痰化饮有神效。明、清间,州人在州城建“华严庵”纪念罗辩,庵门楹联云:“韵事忆当年,橘树千株经手植;仙踪留此地,茅庵一所寄身栖”。明万历年间(约于)编纂的《高州府志》“药物”目中已有化州橘红的记载。清乾隆、道光版《化州志》对化州橘红的记述,除有传说、药效、价值、辨伪、土壤、气候、种护、采集、加工、上贡、产地及标图外,还有大量歌颂化州橘红的诗文。

化州总面积km2,南北距80km,各乡镇区域在地形、生态和土壤环境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以柚皮苷作标准品,采用HPLC法测定产自化州境内平定、宝山和和化等地化州橘红(ExocarpiumCitrusGrandis)黄铜含量,通过分析化橘红中黄铜成分HPLC图谱的差异性,分析各地橘红道地性差异。结果表明,各地化州橘红黄铜含量分别味宝山11.0%左右、和化9.%左右、平定10.8%左右,各地化州橘红黄铜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化州橘红黄铜成分HPLC图谱存在明显差异。民间有“宝山毛橘红最道地”的说法。化州市种植化橘红的土壤属偏酸性赤红土壤,pH在5.5-6.5之间,土壤结构良好,有机质≥2%,富含礞脱石、Mn、Mg、Fe、Ti等微量元素,山地土壤淋溶作用较为强烈,地理环境条件优越。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加上悠久种植形成的科学栽培技术,使化州橘红具有药物有效成分高、止咳化痰等独特的功效。对化州橘红的品质特色,前人也认为除了它本身的药物成分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外,更主要是化州市部分地区的土质所致,故州志记载:"化州城内宝山及署内有礞石土质""礞石能化痰,橘红得礞石之气,故化痰力更胜。"化州橘红相传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宝山橘红在我国明清时期被列为贡品,仅高官享用,是“南方人参”,在临床实践中对肺结核、支气管炎、哮喘、长期胃痛、气痛、咽喉炎等有独特疗效。化州橘红对环境的依赖性很强,其产量有限,炮制工艺极其讲究,工序繁复,已被列入岭南中药遗产名录。化州橘红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据统计,化橘红种植面积迅速发展到现在的8万多亩,成为化州经济增长新引擎。春季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组委会负责人、益武展览董事长胡卫红表示,茶产业和沉香产业密切相关,焚香、品茗是自古以来雅致生活的一部分,茶人也爱香,沉香文化及化州橘红相关产品在茶博会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茶博会这个平台可以助力茂名的优质特色产业,沉香、化州橘红等优质农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希望能够为茂名特色产业的发展出一份力。中国橘红看化州,化州橘红看宝山了解更多橘红资讯,识别上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zhouzx.com/hzny/7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