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此系列文章所说的新兴城市,是指在年鸦片战略以后发展起来的城市,即是我们历史上所定义为近代(指年-年)和现代(年-今天)所发展起来的城市。这类城市主要包括在鸦片战争后通过开辟对外通商口岸(主要是指沿海或沿江)更加带动工商业发展形成,以及在建国以后通过资源开发形成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内地),还有一部分在改革开放以后通过经济发展形成。

自秦始皇33年(公元前年)统一岭南,广东进入华夏版图以来,在历史发展的各阶段,广东形成了一系列知名的、有影响力的城市。有历经千年还保持繁荣的城市,如广州(古称番禺、兴王府等)、韶关(古称始兴郡、韶州)和惠州等;也有一些城市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如高凉郡城(今阳江以西)、梁化古城(今惠东梁化)、高州早期的州城(高州长坡镇)等。

广东是我国近代和现代史上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发展出一系列新兴城市,主要包括近代通过开辟通过口岸形成的城市,如汕头、湛江和江门,在建国后通过资源开发形成的城市,如茂名,以及改革开放之后通过经济发展形成的城市,如深圳和珠海等等。

在本系中我们评出了广东八大新兴城市,分别是第一名:深圳,第二名:汕头,第三名:湛江,第四名:珠海,第五名:茂名,第六名:江门,第七名:云浮;第八名:汕尾。今天是谈谈广东新兴城市第三名-湛江。

湛江旧称“广州湾”(这是广州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据说是因为南三岛上有个叫广州湾的村坊而得名),别称“港城”,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广东省西南部。年沦为法国殖民地,民国三十四年(年)设市级湛江市(因湛江地域原分属遂溪、吴川,湛江是古县城椹川与鉴江各取一字而成)。

湛江成立的历史不长,但湛江下的雷州可是历史悠久的古城。秦始皇帝统一中国后,今湛江辖地入中国版图,归属象郡。汉元鼎六年(前年),在雷州设徐闻县,管辖今天雷州半岛的徐闻、雷州、遂溪一带,同时在雷州设合浦郡,这是汉九郡之一。之后雷州半岛先后属交州、越州、合州、南合州、东合州。唐贞观八年(年),改东合州为雷州,统管雷州半岛三县,直至清代;湛江北部的廉江和吴川两县在唐宋年间先后属广州、罗州、化州,明清两代属高州。所在雷州半岛的中心城市一直是雷州,从汉代到清末,持续了两千多年。

清光绪二十五年(年)法国胁迫清政府签订《中法互订广州湾租界条约》,将遂溪、吴川两县属部分陆地、岛屿以及两县间的麻斜海湾(今湛江港)划为法国租界,称为“广州湾”,划入法属印度支那联邦范围,设广州湾行政总公使署,租界陆地面积平方公里,海洋面积约公里。首府初设于麻斜市,后来迁到迁西营市(今霞山)。

民国后取消州级设置,雷州走向衰落,湛江地区分属第七和第八行政督察公署,后改为十三和十四行政督察公署。年日军占领湛江,年收回广州湾,以原范围划设市,定名“湛江市”,至此湛江取代雷州成为粤西的主要城市。所以湛江出现是在年,历史并不久。

解放后在湛江先后设立粤西区委和粤西行政公署,后改为湛江专区、湛江地区,此时的湛江专区除了今天的湛江市,还包括广西的钦州、北海、防城港,广东的茂名和阳江等地,管辖面积相当大,年广西的北钦防划出,年阳江市和茂名市又划出湛江,湛江行政区域定型至今。

正因为湛江在分市之前管辖面积大,影响力很大,很多人误以为湛江是个历史悠久的古代名城,其实湛江只是在上世纪初才取代雷州。

目前湛江是广东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在华南各城市相比较,算是知名度比较高的城市,但湛江的经济实力并不强,年湛江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居广东第10位,同比增长8.5%,在广东也只算是中档水平。经济实力与城市知名度严重不符。

湛江拥有相当丰富的资源,如湛江海岸线长达公里,约占全省海岸线的2/5和全国的1/10,为全国之最;拥有万亩海洋滩涂,占广东的48%,也是全省之最;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天然红树林面积余公顷,约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33%,广东省红树林总面积79%;徐闻珊瑚礁保护区是全国的珊瑚礁,最大区面积达公顷,其中密集区约公顷。东海岛上龙海天沙滩长28公里,是中国第一长滩,可与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媲美。同时湛江也是中国最大的对虾、菠萝等农产品产地。湛江

这些资源是湛江发展经济的基础,可惜湛江并没有运用好这些优势。近年湛江大举招商钢铁、石化等产业,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充分利用湛江的深水港和逐渐改善的交通优势发展临港工业也是一个方向。但并有利用好水果、水产、旅游等资源让湛江短了一只腿,终究很遗憾。

祝湛江经济越来越繁荣,湛江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zhouzx.com/hzzx/12032.html